close

  “團結北京大學最廣大起床困難戶,為實現‘早起、吃早飯、打早卡’偉大理想不斷奮鬥。”最近,北京大學起床協會“火”房屋二胎了。該協會號召會員早起集合、共進早餐,受到眾多賴床學子的追隨。(11月7日《新京報》)
  “一日之計在於晨”,起床協會的興起更像是年輕人們自製無力之後,對於慵懶生活的某種妥協。開啟一日徵程的動力是如此孱弱,以至於只能將自己被動地交給“床協”。這樣的做法在高校里大有形成“風氣”的勢頭,玩笑之餘,不免讓人懷疑未來社會“建設者”們的系統傢俱自省能力。
  當下,大學生的學校生活一度因其頹廢慵懶而飽受非議。學生們無辜於標簽化指責的同時,“起床困難群落”的誕生卻恰逢其時地給了人們更多恨鐵不成鋼的理由。作為在校大學生,自省的同時卻也對糾結的事實不無怨言。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,各地高校建設綜合型大學的同時不斷擴招,這多少帶來了生源質量的稂莠不齊,而同咖啡弄時,擁堵的校園,也給校區管理與校風建設平添了難度。
  這些原因催生了高校中的許多現實問題,而與頻發的校園事故相比,“床協”現象恐怕尚可歸入“積極向上”一類。因為畢竟有這麼一批大學生,不滿於現狀並且試圖實際地為打破這種莊臣現狀而努力。用句時髦話說,畢竟他們“沒有放棄治療”。
  然而,“床協”是種對現實的折衷卻不可以變成對理想的妥協,社會不可以因此而降低對年青一代建設者們的要求,青年大學生們更不可以因此便放棄對理想人生的追求。任何人都沒有辦法拯救一個丟失了志氣的靈魂,因為一債務整合旦沒有了一以貫之的執念,人便容易消沉,容易感到疲憊,相應地也更容易為惰性所擊垮。
  “床協”也許可以叫醒惺忪的睡眼,但是醒來之後、一時的激情過後,平靜如水的生活還須各人去自我領受。而生活是註定平淡的,理想也註定孤寂,如果年輕人們沒有了鬥志,沒有了持之以恆的毅力,接下來即將面臨的依然是放棄與放棄之後的失敗。
  其實毋寧說,在各高校風起的“床協”現象正向大學生們訴說著這樣一個悖論:如果你足夠堅韌,那麼“床協”與你本無交集。而如果你已懶惰如斯,那麼“床協”的一時勉強,最後也淪為無用。
  所以與其信心滿滿地對這股“潮流”躍躍欲試,不如將更多時間留給自我的勉勵與反省:重要的不是有“床協”這個“生物鬧鐘”將你催醒,而是醒了之後,你該做些什麼。
  文/宋祖禮  (原標題:別把“床協”當作意志消沉的救命草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c61pcis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